赵俊哲:今年的中超联赛经过整肃已经净化了。往年你基本不指望3分客场。
【发布时间】:2023-06-20 13:57:29
6月20日,在接受《足球新闻》专访时,赵俊哲谈了自己执教沧州雄狮的感受以及对足球的理解。
今年俱乐部给你定的业绩指标是多少?你第一次带队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?
最大的困难是准入。接入之后,就可以想办法克服了。录取之后,我们的目标一定是保级,因为有大量的人才流失和录取时的不确定性,我们不敢签太多,因为怕过不了入学关就不好了。冬训有八周,我接手球队已经六周了。直到赛季开始前的最后一周,我们才把所有的员工召集到一起。赛季前我们没有打什么高水平的热身赛,直接开始打联赛,所以开局并不理想。
沧州直到第五轮才赢。你感觉到压力了吗?
我们开始不太好。作为主教练,我要负主要责任。球员都很努力,本土球员和外援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。但因为刚接手球队,可能在战术指导和部署上并没有一直发挥出球队的最佳水平。这是我应该面对和承受的。压力肯定是有的。在客场打深圳之前,我做了两个准备。如果还是赢不了,就算老板不让我走,我自己也要考虑辞职。有意思的是,可能强经理和袁经理看到了我的想法。他们给我打电话安慰我,让我放下包袱,同时帮我给团队做了很多思想减压。深圳客场赢了,所以过了第一关。
你对今年的中超联赛有什么印象?
今年的联赛还挺有意思的。前几天我们的数据分析师给我带来的报告显示,今年总的攻守转换节奏要好于前两年。主场比赛不容易,客场比赛也没有前几年那么难。你看,我们赢了三场,两场是客场,一场是主场。联赛在整肃之后得到了净化,主队和客队的判罚标准相对更加接近。不像往年,主队还能力争3分,客场基本没指望了。
有人说中国应该让中国本土教练在淡季发挥更大的作用,也许在旺季可以用外国教练?你同意这个观点吗?
我觉得不能这样看问题,虽然现实确实是这样的。如果是在金元时期,就不会有那么多国内教练有机会在中超站上主教练的位置,指挥比赛。但实际上,找外籍教练还是本土教练,取决于俱乐部的需求,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文化,取决于投资人的想法,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球员的情况和球队的需求。本土教练有本土教练的优势,外籍教练有外籍教练的实力。不应该用来代替对方或者证明对方没有能力,而是双方各有优势。如果能互补,可能对中国足球是最好的。
你以前和外国教练一起工作过,例如,在广州和郭子皓。在与外教合作的过程中,你收获了什么?
在广州的日子里,我收获很大,和范·加斯特配合得很好。他真诚地教我很多专业知识,积极鼓励我加入球队的战术训练和研讨会,并向我展示他是如何准备比赛的。他毫无保留地给我看了每一个细节和战术分析。按道理,我的职务是领队,更多的是负责训练和比赛之外的一些事情。但当时范加斯特通过和我的交流鼓励我,认为我非常适合做教练。他一直认为我是他教练组的一员,我也确实给了他很多他需要的帮助。
你孩子身高接近1.9米。我记得有一次打电话采访你的时候,你在和小区保安争执,因为你们两个只带了一张卡,保安不相信你是陈辰的父亲。
(笑声)是的,那真的让我很无奈。回到家,我们两个对着镜子疑惑了好久。是因为他太成熟还是我不够老练,不能像父子一样?陈晨会被误解为18岁,学校里一个18岁的女生喜欢他,也让他害怕。后来听说他还是个16岁的小屁孩,又不理他了。
你的两个孩子都在学踢足球。你认为谁会更好地继承你的衣钵?
他们俩都不太像我。我的特点分两个人。老板和我一样内向,第二个长得更像我。老板基本功扎实,但大局和临场决策能力不如老二,老二不如老板。不知道谁能继承我的衣钵,就顺其自然吧。
之前采访你的时候,你说作为一名球员,你已经实现了进军世界杯的梦想。你有和教练一样的梦想吗?
我的想法变了。作为一名球员,我可能更多的是从如何做好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,或者作为一名队长,如何带领队友取得更好的成绩。但是当了教练,当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之后,我觉得这种想法还是太片面了。没有哪个教练不想带队去世界杯,也没有哪个教练不想成为世界杯球队的一员。但对于中国足球来说,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,也不是我短期内可以考虑的。
有一天大儿子问我怎么看待德约科维奇为了同一个冠军来回奔波,和那些熟悉的面孔反复打比赛。那不是很无聊吗?他怎么能这样坚持下去?我告诉他丘吉尔曾经说过,我不记得有什么特别准确的了,大意是索取是为了生存,活着是为了奉献和付出。
在爬山成名之前,小德就像一个单纯的索取者,全家为了他的梦想追求历尽艰辛。当他长大了,拿了很多冠军,他才逐渐体会到人生的真谛,人生的意义。比起单纯的追求个人的提升,更有意义的是他身边的人也能从自己的努力中获益,分享自己成功的果实,从而带来生活的改变。无论是成功的过程,还是失败的辛酸,其实都有价值可以分享。所以当他的重复被赋予了一种内涵和深远的意义,他就不会觉得无聊,因为打球本身就是他喜欢的工作。
对我来说,足球教练的工作也是不断重复的,也是需要不断挫折和胜利的交替。如果我只把个人荣誉放在工作目标的首位,我的愿望能实现或者永远不能实现,我都会觉得累,因为一个人还不如别人快乐。所以,我现在的追求就是让自己的每一天,每一个决定,每一个计划,对我的团队,对身边信任我的人,都有意义。我觉得帮助大家,带领大家走向光明的未来,才是更有意义的想法。
(德里森)